大明嫡长子

第489章 一切都有答案(1/3)

  让鞑靼小王子入关作战,本来也在朱厚照计划之中。

  若是加上火筛部,鞑靼有十几万大军,明朝若是要在草原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,那非得派出五十万大军不可。

  但现在不用了。

  虽说过程中有些插曲,紫荆关丢得令他感到意外,不过作为受过教员教育的新时代人,他就是依葫芦画瓢,也能懂得一句话:

  战术的胜利并不能弥补战略的缺陷。

  只要周尚文回到大同,他的战术就是成功的。

  而现在,他也从王守仁的‘疲敌’战法中得到启示,开始不断地派出部队进行袭扰。

  这方面是安排了。

  另外一方面,大同与周尚文之事,还是需要一些更精妙的操作。

  朱厚照是知道袁崇焕的,崇祯年间,袁崇焕率军救援京师,到最后搞出了多少事情?

  作为皇帝的他,又怎么不会对这其中的事做好妥善的安排。

  旁得不提,

  边军大将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回援京师,这种事情,其实比较敏感的。

  你可以说是回援京师,但也可以被诬告成有谋反迹象。

  因为谁也说不准,你到底是要救主,还是要做别的事情,

  唐末五代十国,便经常有这类事发生,皇帝任命一个大帅出去打仗,结果大帅一个回马枪,直接把皇位抢了自己来坐。

  所以这第一条,就是要解决这个政治隐患。

  而只要想到,这其实不难解决。

  朱厚照亲笔给写了一封圣旨。

  第二条,周尚文在拆开密疏以后,必定急速回援,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硬仗呢?光跑已经用掉了半条命。

  所以他拟了第二道旨意。

  第三条,他要将京师最新的情形告知于他。

  比如说,城中有粮、有兵,以及朝廷给类的应对措施。

  所有的一切就是尽量保证信息是通的,以免做出误判。

  好在,从居庸关到宣府这条路是通的,所以朱厚照每天都命人抄送战报到宣府、大同两镇。

  这些事情,看起来不重要,至少不如直接指挥一场胜利看起来重要,但实际上,信息往往能决定很多事情。

  因为信息是判断的基础。信息都不对,又怎么能采取对的应对举措?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此时的阳和。

  破损的城池还来不及修缮,刚被战火洗礼一遍之后,城中不少人家都挂上了白布。

  大同,

  一样如此。

  常大成亲自到阳和去接总兵周尚文。

  不过是月余时间不见,但经历深重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,就好像是许久许久都没有见到。

  周尚文找到了新立的柳江杰的墓。

  死者为大,这一趟,他必须来祭拜。

  常大成就在他身边,除了他们两人,还有孙希烈和徐镇安,孙、徐二人跟随他一同出长城,迄今为止,都没有正儿八经碰到过鞑靼人。

  四个人在墓前跪下。

  周尚文说:“我们八人曾在君前一起立过誓,要为陛下尽忠,为大明开疆拓土。当初我也想过,也许我们当中有人不会活到功成的那一天,但没想到……”

  “战死沙场是军人的归宿,老柳是个好男儿。”

  这种时候,男人的话都不多。

  周尚文只是领着他们磕了头,每一次起身眼神都越发坚韧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