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官人

第一一三五章 人心所向(2/3)

/p>

  大粮商们虽然不是被吓大的,但作为商人,最在意的自然是自己的财物安全,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,纷纷从官仓中提出自家的粮食,装船运出通州。不过这时候,还没有人想要投奔太子。是王贤的预言实现后,粮商们现赵王真的要在通州造反,这下全都吓坏了,他们很清楚,赵王一旦找不到粮食,肯定会杀他们泄愤,恐怕到时就算交出粮食,都不能保证安全了。

  这时,有人在锦衣卫的授意下,宣称太子殿下已经到了山东,即日便将北伐,提议不如将粮食献于太子,等到太子坐稳江山,收益一定远胜于卖粮所得!

  朱高炽在百姓心中,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,又素有仁义之名。粮商们何其精明,焉能算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一笔账?马上就积极响应,几乎一夜之间,便携家带口从通州城消失的无影无踪,南下投奔太子来了。

  。

  誓师之后,太子亲自挂帅,以安远侯柳升为先锋,英国公张辅率中军,山东都指挥同知刘信、都督同知莫问率左路,青州卫指挥使刘俊、都指挥使许怀庆率右路,胶州卫指挥使刘阿丑、都指挥使二黑殿后,各路共十万兵马,连带随行的民夫合计号称二十万,浩浩荡荡往通州进!

  大军一路上所过之处,百姓无不箪食壶浆,夹道恭迎,各路官府也无比恭顺,州府长官亲率境内官兵义勇,自带干粮纷纷加入勤王大军!

  等到行到沧州,太子的大军已经膨胀到二十余万,到了天津,兵力膨胀到三十万,到了廊坊,直接激增到四十万!这还是考虑到后勤实在困难,太子殿下劝回了许多勤王军的结果。

  什么叫民心所向,这就叫民心所向!到此刻,英国公也终于服气了王贤的判断——太子确实必须要立即北上平叛,如果蜷缩在济南,或者退回南京一定会大失民心,哪里还有如今民心所向,天下无敌的风光!

  朱高炽也在暗暗庆幸,幸亏自己听了王贤的话,如果让朱瞻基抢了先,天下民心可就全都偏到太孙的身上了!虽然那是自己的亲儿子,但天家无父子,虽然太子殿下绝不会承认,但他确实是自己最大的威胁……

  。

  通州城,太子军的一举一动,自有斥候随时禀报给赵王等人。但每一次禀报,对赵王等人的信心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……

  耳听着太子的军队一路上飞膨胀,所到之处官府都在第一时间臣服,并全力配合支持太子北伐!甚至连老百姓都贡献出刚刚收获的夏粮,踊跃加入义勇,竭尽所能支持太子!

  赵王之下,所有人的心中一片冰凉,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,他们没法再自欺欺人,只能承认太子才是天下共主,他们这伙人不过是一群令天下人唾弃的叛逆而已……

  渐渐地,逃卒开始出现,继而有军官领着成建制的军队逃跑,对此高正等人想让赵王颁布连坐之法,通过严刑峻法来遏制这一现象,然而赵王殿下的反应却让人摸不着头脑,他只是说一句‘不坚定跟随本王者,由他去吧’,便不闻不问,更不要说颁布法条了。

  赵王对潜逃者不闻不问,却督促下面人加紧筹备登基大典,他要在通州城当皇帝!这让将领们私下里十分担忧,感觉王爷似乎已经丧失了希望,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。

  等到柳升的前锋大军抵达通州城外时,赵王军的潜逃达到了最**,动辄成百上千的士兵逃走,有些直接就投降了柳升,城内各军出现了严重的缺编,谣言四起,士气十分低落。田子和等人深虑太子大军兵锋强横,提议弃守通州,向山西方向转战。

  这一提议得到了不少将领附和,这些带兵之人最清楚,